荀彧轻抿了一口茶,随即放下茶杯,淡然道:“举孝廉为官,为大汉略尽绵薄之力,仅此而已。”
刘备:……
这是很正常的回答,可是放在此情此景,就显得有些敷衍了。
刘备淡然一笑:“看来许劭的月旦评不过如此。”
这是激将法,虽然他知道对荀彧这种心性平和之人作用不大,却能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。
荀彧确实有了反应,却没有顺着刘备的想法,而是一脸认真的说道:“传言难免有弄虚作假之处,玄德不可轻信。”
刘备顿时有些无言,当年三顾茅庐之时也不会这般束手无策。
因为那时孔明已经认准了他,否则也不会迟迟不投曹操与所做。在确认了他的诚意后,很快道出“隆中对”。
换句话说,若非孔明认定了他,又怎会连未来发展路线都规划好了?
刘备一咬牙,索性豁出去了。
“备欲请先生出山,助我一臂之力。”
说完站起身,对着荀彧深深鞠了一躬。
“在下才疏学浅,尚需再读几年书,此番找玄德前来,不过是想见见折服郭奉孝的是何许人物。”
荀彧这番话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托词,连刘备可能说的话也一并说了。
刘备第一次碰到如此棘手的人,但他心性过人,并未拂袖而去,而是继续思考对策。
荀彧也不说话,只是静静地品茶。
他从不轻易下注,尤其是在天下形势尚未明朗的时候,这也是他与郭嘉的不同之处。
一个喜欢剑走偏锋,一個稳如泰山。
两者结合,方为“以正合,以奇胜”,将唯一的破绽补足。
荀彧又给刘备添了一杯茶,作了个请的手势。
刘备压住繁乱的心绪,对着荀彧含笑点头。
这时一道清瘦的身影出现在视线内。
“志才来了,请。”
荀彧起身相迎,并道出青年的身份。
戏忠,戏志才。
刘备心中一动,这个名字他前世曾经听过,不过他只知道这青年是曹操初次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